作者:背心 【把本文放到收藏夹】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我是郭德纲。”
想必这四句改编诗对于看过郭德纲相声介绍片段的人来说,一点都不陌生。和大多数人一样,从一开始听到郭德纲的名字,就是被媒体娱记所渲染过无数次的,就像是一夜之间,海边石头中跳出的齐天大圣一样,那么的突然,突然的有些茫然。
媒体从来都是一窝蜂,他们只关注热点;记者从来都是目的性动物,为了发稿版面,总会想方设法的打听到各种情报;媒体与记者又是团结的,天下媒体一家亲,虽然家中有时会吵吵闹闹,但是在关键时刻,还是需要资源共享。郭德纲,就是一个很好的共享的例子。
郭德纲,自称非著名相声演员,媒体喜欢称其为“草根英雄”,其实英雄多少有些悲壮的意味在里头,而“非著名”,则是一个开大的讥讽,从剧场表演时记者坐在离他数尺之内的场面,到各大媒体的专访所保证的收视率,就不难看出,这样的非著名只是自谦之词;相声,最受大众欢迎的曲艺形式之一,尤其是对于80年之前出生的人来说,无论是马三立的《逗你玩》,还是马季时代的《五官争功》,牛群冯巩的《小偷公司》《假话世家》(背心的来自于此),姜昆唐杰中的《打虎奇遇》,到近此年奇志大兵的《邻里之间》等等,都对经历过相声辉煌的人们有着深刻的影响,虽然随着以本山大叔为首的小品一年年的辉煌,把“电视相声”逐步的挤向末路。
如果没有郭德纲,也许很多人一辈子都不会了解相声;如果没有郭德纲,相声的“说、学、逗、唱”也许更没有多人少会理解其真正的含义;如果没有郭德纲,许许多多的相声老前辈绝对不会有今天的知名度;如果没有郭德纲,很多人也许会和我一样,以为“电视相声”就是相声的本质;
有句话说的好,没有绯闻的女人不是名女人,没有新闻的名人当然也不能称其为名人!所有的名人都如此,当然郭德纲也不能例外。有人说他是狂妄,有人说他忘恩,还有人说他为了金钱不顾一切。
他很狂妄,但是一切狂妄的人追其原因必然有之狂妄的理由。他说过,德云社台前台后一共可以表演超过600段的相声。恐怕这个数字已经足已成为其狂妄的理由了吧。当然,有些人说的狂妄可能不是从这个角度来说的,也许是因为他的相声中有太多的“砸卦”因素吧,拿名人、前辈、家人甚至是去世的人作为笑料,这也许是大多数人感觉不太舒服的原因之一,毕竟,在习惯了“电视相声”人群眼中,这些“砸卦”是绝对让人难以容忍的。记得有些段子中,提到了刘德华、李宇春如何如何,在网上立刻就出现了反对的声音,这是为什么呢?对相声的无知与片面理解才会是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郭德纲在一些访谈中不止一次的说过,其实在段子中提到的人物,起码是说明此人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经有了广泛的知名度,在剧情中提到,容易被观众所接受,而对于剧场相声的表演者来说,即兴发挥与角色的塑造很大一部分成就了表演的成功。曾经记得某位相声界的老前辈说过,解放前的相声主要是以讽刺挖苦为主,但是又不能拿观众开玩笑,同时,当时拥有较高知名度的人又有可能是有权有势的人,更不适合街头艺人拿来调侃,所以当时的相声段子主要就是以相声中的表演者进行互相的打趣逗乐为主,或者是拿自己开涮,逗乐观众。可以说,郭德纲所提出的“将相声回归剧场”其目的就是为了将原汁原味的相声带给观众,让观众重新认识相声这门传承了一百多年的艺术形式。如果非要说还原相声的本质他就是狂妄的话,那我真的希望郭德纲可以再狂妄些。
对于郭德纲忘恩的事情我是在某杂志上看到的,同时也看了很多关于此事他的回应,本来百家争鸣的社会对某件事情发表不同的声音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是总是感觉到如果事情的讨论脱离了信息交流的本质,哪怕是宽容的心,都会有发堵的一天。
我没有时间去了解郭德纲成功的心路历程,但是从很多的专访,采访中,自我还是有些感觉的。他心直口快,我相信,如果真有十人有和他在一起骂街,相信他绝对是“吵架王”,当然,这也只限于他的口材方面。为人方面,从他的说话做事就可了解一二。相声圈子应该和其他曲艺一样,辈分很重要,(前段红红火火的本山大叔高调的拜师仪式也引来无数的反面声音,不过看过内容之后,本人一笑了之。)古人所讲的“天、地、君、亲、师”可以看出“师傅”的地位远远比我们现代人想象的要重要的多。
郭德纲曾经有拜过几个师傅,我不了解,但是我想通过一些事情来说明一些情况。在有些情况下,拜师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电影电视我们都见过,正经的拜师需要一套比较隆重而且繁琐的手续与流程;拜师也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遇到过,从小学,到中学,高中及大学,一生授教的老师不下百人,更不要提及古人的“一字师”了,粗粗算来,每个人的师傅真的不老少。郭德纲的相声中说过,学相声难。难到100个孩子从小学相声,10年之后只有一个能登台表演,那99个不算白瞎,可见学相声之难,同时,如果一个师傅站在讲台上,台下有几百个学生学相声,那样本身就是一个很可笑的事情。相声是言传身教加细心的领悟,只有单锅小火慢慢炖,铁铲大锅一定做不出原本相声的味道。
中国人从来都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对于这种美德,相应不光是讲江湖道义的汉子了解,恐怕就连刚刚上学的学生也会有自己的体会吧。对于师徒关系,根本就在于双方的付出,老天是公平的,付出与回报绝对是正比,如果只是剃头的挑子,那真的应该某方去好好思考一下了。
对于金钱,每个人都渴望,郭德纲也是一个凡人,他今天的成功,只是建立在他十几年努力的前提之下。他讲过,德云社曾经面对一位观众进行演出,今天也许说起是个笑话,但是仔细想想,又怎能不替他心酸呢?他曾经讲到过他在北京漂泊的日子,住在出租屋内,几天没吃饭,那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也许一夜之间,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角色成为了光彩照人、出场费数十万的大腕,大家都在关注他如何广告费挣了几多的时候,又有多少人真正关注他这些年来的艰辛与付出呢?
每个人都喜欢明星,因为明星身上的光环太吸引我们,他们可以在各个方面有优先权,他们会有人追随着所要签名或是合影,他们广告的出场费可能顶普通人一年或是几年的生活开销,他们可能有无数的机会被“潜规则”或是“潜规则”别人,但是他们背后的一面谁又关注过了呢?郭德纲,就是一普通人,他出名了,但是脑子很清醒,他懂得自己的价值,他懂得挖掘自己的价值,最重要的是,他和大多数人相比,他有着起码的良心。
相信说到这里很多人不服了,说给某某茶做代言,就有损于良心的称谓。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问题,给产品做广告。企业产品要宣传,就需要做广告,为了推销产品,当然需要有个人在镜头前对产品进行介绍或是宣传,广告片拍摄完毕后,需要由相关部门审核后,同意在电视台播出,最后厂家与电视台签订广告的播放合同。
郭德纲参与的广告,其实相当于形象代言,当然是收费的,其实性质就和想当年的“燕舞小子”,成龙的爱多DVD,侯总的“八星八钻”一样,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拿人钱财帮人办事,既然收了人家的代言费,当然需要按照厂家广告设计的意图还进行表演了,对没错,就是表演,至于广告的制作水平,可能因为后期投入的不同会有所不同,当然呈现在观众面前视觉效果也会有所差异。至此,明星的代言就此打住了,他们的工作已经完成。再往后,至于一个广告连续播N遍遭观众烦了,还是广告内容低俗下流不堪入目了,十二生肖都说一遍还以为家中电视坏掉了,这些全部于明星代言没有任何关系,有问题就出现在产品厂家、电视台、某些部门上面了。
又有人说了,产品出了问题,明星应该负责。首先,说这句话的人,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还是要反驳你几句。广告本身就是广而告知,广告本身就是只说好的,不说坏的,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已经被广告导演门运用的灵活自如,作为消费者,难道自己就没有责任吗?难道有哪位用户只冲着明星去买产品吗?只要是明星代言的产品,都会毫不犹豫去消费一把?钱在自己的钱包里,明星代言只是一个广告的一部门,真的不希望再有人把自己失误归纠与别人!
还没有想通,好,我们继续。看到网上那么多人说郭德纲代言什么茶,骗人如何如何,难道那么多的广告骗人的还少吗?上面提到的“燕舞”到后期不是倒闭了吗?为什么没有人去把那个“前卫”的哥们告上法庭,说他欺诈?爱多不是厂都关了吗?家中爱多DVD的用户又何去何从?难道都报着有问题的DVD去找成龙吗?侯总就更不用说了吧,“八星八钻”卖了那么多,结果呢?侯总成了名人,被大旗网邀请去真正的明星了一把,人家火了。还有北京的某某医院,谢晓东代言的广告,结果呢?投诉的人多到爆,结果广告却一直没有断过,结果又如何呢?
好像说郭德纲做这个的代言费好像是200万。200万对于一个人来说,绝对是有吸引力的,尤其对于一个经历过风风雨雨的人来说。200万代言,足以证明他已经成为一个绝对的“大腕”,绝对的一线明星了。对于大明星,他们的追随者(我们那个时候习惯称为“追星族”,现在习惯称其为“粉丝”)是很痛苦的,无论是刘德华还是周杰伦,与他们亲密接触除了消费那一张张的CD或是走进影院看他们的影像之外,好像没有一个经济实惠的热爱方式,对于亲密接触,那更是一种奢侈的行为,上千元的VIP贵宾票,你的面前不是你的偶像,看的最最清楚的应该是保安武警那双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吧。
郭德纲有良心。作为一个以剧场起家的人来说,他深知观众对他的重要性,他不只一次的说过,希望寻找那位曾经一个人坐在台下听他们说相声的观众,我不知道现在这位观众是否已经找到,但是我要说,郭德纲,有良心。作为郭德纲的追随者(媒体或是他们自封为“钢丝”),他们无比的幸福,起码他们比其他的各类粉丝要幸福多,对于自己追随的偶像起码有着“零距离”见面的机会,而这个只需要20块钱,德云社剧场的门票钱。钢丝们不需要考虑郭德纲是否已经身价几许,也不需要考虑听不到郭德纲的新相声,更不需要担心如果郭德纲在某某剧院表演的门票是800块,而自己手中只有20块的零花钱,经济上的部题对于钢丝们来说,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想想这些,钢丝们是多么的幸福啊!
当然,你不可能每次在剧场都能看到郭德纲的亲自演出,毕竟一个剧场不是一个人的演出,作为德云社的班主,他的任务远远不只是表演这么简单,毕竟,团队的生存与发展也是他日常考虑的重要因素,男人事业为重,家庭也不能少照顾,所以经济对于他来说,一样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所以要想与郭德纲亲密接触,借用他说成功的一句话“七分努力二分运气一分贵人扶持”。
对于郭德纲的认识,全部是从他的相声段子与电视专访中直观理解,爱相声,所以佩服郭德纲,佩服他,所以熬夜把他东说西说。
2008年3月19日凌晨2点
新闻串烧
东说西说
微信圈子
关注互联网